• 搜索
    搜新闻
  • 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 资讯

    专访债券巨头PIMCO:以QDLP布局海外投资

    来源第一财经时间:2023-07-11 21:22:20

    二季度以来,国际资管巨头外籍高管密集入华,评估中国市场的战略部署是关键任务之一。由于中国内地资管市场竞争激烈,据记者观察,比起大力设立公募基金,当前QDLP(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)仍是外资更保守但稳妥且能发挥自身优势的选项。

    日前,国际债券巨头PIMCO(品浩)董事总经理、亚太主管柯盛民(Alec Kersman)以及董事总经理、投资组合经理张冠邦在上海办公室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,在服务中国机构投资者20多年后,PIMCO的展业主要以发行QDLP产品为主。6月,PIMCO在上海中心大厦正式开设新的中国办事处,并表示将继续增加员工。PIMCO目前全球资管规模达万亿美元。


    【资料图】

    据记者了解,PIMCO的QDLP主要布局海外债市,由于高利率环境叠加未来降息的预期,海外债市备受关注,不少境内机构在寻求全球配置的机会。QDLP是上海于2013年先试先行的创新项目。QDLP试点允许面向境内投资者募集人民币基金,并将所募集的资金投资于境外市场。不过比起QDII基金,QDLP的募集门槛一般超过百万元,主要针对机构和高净值人群。

    QDLP仍是部分外资首选

    2017年以来入华的近30家WFOE(外商独资企业)多数备案成为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”(PFM),旨在中国境内募资、投资境内市场。亦有例如富达、贝莱德、路博迈、施罗德等选择“私转公”,成为公募基金。但是,境内市场竞争激烈,加之过去一年资金募集清淡,随着中国推进金融双向开放、QDLP额度不断放宽,外资资管机构的策略似乎也有所变化。

    “目前上海、北京、天津、海南等地都在推广QDLP项目。中国本土机构的竞争激烈,在全球习惯以公募模式运作的外资资管到中国先要以私募起步,再寻求转为公募,这加剧了挑战,不少PFM的募资情况并不理想。”某外资资管机构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。

    尽管地缘政治摩擦加剧,但就目前而言,外资机构的中国布局仍在推进。柯盛民对记者表示,中国仍然是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,是全球投资组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。中国债券与美国、英国和欧洲等其他主要市场之间的关联性较低,成为有效的多元化来源。

    PIMCO在亚太地区已经运营了近30年,包括澳大利亚、东京、中国香港、中国内地在内等六个办事处。其中中国是PIMCO的一个关键和战略重要的市场。

    柯盛民对记者表示,作为全球最大的债券市场之一,中国为全球客户提供了巨大的机会,“因此在我看来,无论是在未来五年、十年还是二十年,思考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无法不考虑中国。”

    正因如此,PIMCO于2019年在中国内地设立外资独资企业,并参与QDLP计划,在境内筹集资金进行海外投资。目前,该机构表示将继续增加上海的员工人数。不过,PIMCO目前并不急于寻求QDLP以外的牌照资质,包括设立公募基金、合资理财公司等。

    “我们并不急于试图迅速前进。”但柯盛民对记者表示,PIMCO也在评估多个可能性,并探索在中国的下一个增长阶段将是什么,PIMCO将根据市场需求引入战略产品和创新产品,继续投资。

    海外债市吸引内地投资者

    之所以QDLP受外资追捧,这来自内地机构对全球配置的需求和兴趣。

    据记者观察,去年四季度以来,境内机构对海外债市的兴趣浓厚,不乏境内公募基金和理财子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布局,高息和未来的降息预期(高票息+潜在降息下的资本利得)是主要的吸引力。

    由于美联储激进加息,2022年投资组合遭遇冲击,导致经典的60/40投资组合成为最糟糕的一年之一。然而,进入2023年,现金可能不再为王。成熟市场的国债收益率水平在持续加息下,已到具有吸引力的水平。例如,当前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经逼近5%,10年期美债收益率亦来到4%附近。随着加息进入尾声,机构都希望提前锁定长端收益。

    张冠邦表示,强劲的美国就业形势和具有黏性的通胀导致利率居于高位,但PIMCO认为美联储接近货币收紧的尾声。在经济展望方面,PIMCO认为目前的基本情况是美国在接下来的6~18个月内进入轻微的衰退。尽管欧美银行业此前出现波动,但机构并不认为会重演全球金融危机。整体而言,美国家庭仍然有过剩储蓄,总体公司债务比率似乎可控,整个银行系统仍然处于良好状态。

    在这一背景下,张冠邦预计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在%至4%的范围内波动。未来长期的通胀可能会逐渐降至3%。美联储可能会采取一种机会主义的抑制通胀策略,不会过度激进地加息以快速达到2%的通胀目标,而是等待衰退使通胀更接近目标水平。因此在投资策略方面,PIMCO也继续超配贷款抵押支持证券(MBS),并更倾向于高质量固定收益品种,经历了2022年的抛售后,债市存在显著价值。

    (文章来源:第一财经)

    关键词:

    下一篇: 最后一页
    上一篇: 全球连线|中企助力所罗门群岛发展建设